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662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肖晓庆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4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76例牙列缺损行覆盖义齿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修复之前均摄X线片,了解余留牙牙根及根周、根尖情况,其中男性30例,女性46例,年龄16~46岁,平均(24.6±6.4)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10.9±2.1)个月。基牙选入标准[5]:单颌处余留至少2颗以上健康牙齿,根长至少8 mm,松动度不到1°,牙槽骨吸收度控制在1/3根长内,对去除腐质后残根断端水平距离龈下≥0.5 mm或于龈上。

    1.2 方法

    主要包括基牙预备、根帽制作、义齿制作、试戴及完成义齿覆盖。①基牙预备:修复前先行根管治疗,磨平龈缘,截断基牙,中心磨成凹面,主要保证可以与帽密和,在根管口一侧预备长2 mm,直径0.7 mm的防旋转沟,根尖区保留至少2 mm预备区;②根帽制作:根管注入硅橡胶覆盖根面,联合印模法制出基牙和颌弓印模,灌注石膏印模,接着在印模模型上制作根管内蜡型,在根帽蜡型中放入衔铁,保持与颌平面平行,包埋蜡型,钴铬合金灌注根帽;③制作义齿:根帽制作完备后,试戴,合适后用粘接剂将其黏固在基牙上,将磁性附着体(日本爱知制钢株式会社生产)与衔铁准确对位,检查好稳定性后取模制作义齿;④试戴及完成义齿:试戴义齿10~14 d后确认义齿与口腔吻合良好,将磁性附着体黏固于义齿基托中,黏固前注意在固位体及衔铁间放一层锡箔纸,使两者间保持0.1 mm间隙,清除溢出的多余塑料。

    1.3 观察指标

    黏固21 d后,观察通过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固定力和咀嚼效率的改变情况,同时对语言功能影响、义齿外观及舒适程度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满意度评价需填写一份调查问卷[6],问卷内容包括上述3项指标,最低0分,最高5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牙龈炎、根面龋、义齿折裂、磁体脱落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