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129
腹横纹横形小切口并皮肤拉拢法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胡永生 袁屋生
第1页

    参见附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5月~2012年12月在遂川县巾石乡中心卫生院手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患儿80例,将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腹横纹横行小切口并皮肤拉拢法组(改进组)和传统手术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改进组中男性36例,女性4例,年龄(3.8±2.2)岁,患侧为单侧36例,双侧4例,病程为(10.5±5.2)个月,疝囊体积为(9.9±5.4)cm3。对照组中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3.7±2.2)岁,患侧为单侧35例,双侧5例,病程为(11.3±4.8)个月,疝囊体积为(9.6±5.1) cm3。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儿童一般用全麻或基础麻醉加局麻;改进组手术方式:常规消毒后,取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上方沿皮肤腹横纹作横形小切口,长为1.2~2.0 cm,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后用手指拉钩或小拉钩,拉开同侧外环上方,逐层分离暴露精索,游离精索,小心找到疝囊,将其打开后仔细剥离至疝囊颈,行疝囊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疝囊组织,创面和远端疝囊严密止血。彻底止血后将精索及睾丸解剖复位,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用组织钳对合后用创可贴拉拢,无菌纱布包扎切口,切口无需缝合。对照组手术方式:常规消毒后,取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1.5 cm处平行腹股沟韧带切口,长为2.7~4.0 cm,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逐层分离暴露腹股沟管及精索,游离精索,小心找到疝囊,将其打开后仔细剥离至疝囊颈,行疝囊高位结扎,切除多余疝囊组织,创面和远端疝囊严密止血。彻底止血后将精索及睾丸解剖复位,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用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2~3针,无菌纱布包扎切口。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手术和恢复情况的比较

    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瘢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改进组手术切口优于对照组(表1)。

    表1 两组手术和恢复情况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的随访情况

    两组术后获得随访共74例,其中改进组38例,对照组36例。改进组术后随访,无疝复发,手术切口瘢痕细小如线状,沿皮纹走向一致。对照组术后随访,无疝复发,切口瘢痕较大显眼,缝线处瘢痕呈蜘蛛样。

    3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病因几乎都是先天性鞘突未闭,腹内压增高则是疝的诱发因素,如小儿剧烈哭闹、长期阵咳、便秘和排尿困难等,腹内脏器被增高的腹内压挤入先天形成的未闭鞘状突而形成疝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