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5期
编号:13127369
造福更多的弱视患儿是我的光荣与梦想(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5日 文/《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王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记者是从著名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眼科李巧娴主任那里,第一次听说朱纪青先生的。从李巧娴教授口中得知,自2岁起,朱纪青在石膏床上躺了18年。这期间,他没有虚度光阴,而是克服了常人意想不到的困难,通过自学,在石膏床上完成了高中学业,并学习二胡演奏。20岁时,北京医科大学赵中岳教授为朱纪青先生实施了手术,术后几个月他竟奇迹般地可以下地了,从此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更重要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朱纪青先生接触到了弱视治疗产品,且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视觉刺激仪;1979年,视觉刺激仪通过国家鉴定,正式投入批量生产。此产品在1984年第一届全国弱视斜视会议和第三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上展示后,引起轰动。1995年,朱纪青先生创立北京同明眼科仪器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眼科仪器。如今,年过古稀的他仍奋战在工作岗位上。2013年4月,朱纪青被聘任为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妇幼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记者被朱纪青先生自强不息、刻苦钻研、奋发向上的精神所感动。此后,便怀着敬佩的心情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一次偶然,让我与视觉刺激仪结缘

    记者:朱纪青先生您好!您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也是第一代国产视觉刺激仪的人。当年该仪器诞生后曾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在郑州全国小儿眼科预备会上引起轰动,也使数千弱视患儿受益。据我了解,您不是从事医学工作的,但您是怎么和研发弱视及其他视觉康复治疗仪器结缘的?

    朱纪青:上世纪60年代,我在工厂酸处理车间工作,整天和各种工业酸打交道,工作条件相当艰苦;但我喜欢钻研,研制出了一种酸处理技术工艺,竟然使工效提升了72倍,在当地小有名气。上世纪70年代末,我去医院看胃病,偶然经过眼科,发现大量孩子在走廊里排队,等着做视觉刺激仪治疗弱视。我和眼科教授接触后才知道,原来机器是国家拨专款从英国进口的,当时国内只有两台,很多患者使用不上。

    当时研究发现,动物和人的大脑视皮层细胞对不同空间频率的图像有良好反应,并且具有方向性。英国剑桥大学学者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视觉刺激仪(CAM),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条栅可以转动,使弱视眼视细胞在各个方向都能接受不同空间频率的条栅刺激。平时不需要盖眼,治疗时遮盖健眼。这种仪器特别适合于中心注视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轻中度弱视,可以缩短疗程。据国外报道,有效率达73%。这一令人鼓舞的效果使视觉刺激仪当年即风靡全球,堪称弱视治疗领域的一次革命。正因为有效,前来治疗的患者太多,机器总是超负荷运转,经常会出现故障,当时英国只卖整机不卖零件,所以国内无法修理,很是影响治疗进展。因为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它的危害不仅在于视力低下,更重要的是它缺乏立体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