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24期
编号:12646844
陈灿:一身多职的“全能学者”(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4期
     2014年4月13日,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成立大会在羊城广州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陈灿教授当选为首届副主任委员。

    据记者了解,在陈灿教授当选此职的同一个月份,他主编的《心律失常急诊处理》一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2014-心脏病学进展》一书中,还收录了陈灿教授撰写的《心悸-患者管理的欧洲心律学会指南》一文。这些在陈灿教授的职业生涯中看起来不太被他“在意”的信息,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灿教授在该领域的行业影响和学术积淀。作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陈灿教授在繁忙的医院党政管理工作之余,每年均参与大量的医、教、研工作,并在该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属于“一身多职”的专家型医院领导,是一名心血管领域的“全能学者”。前不久,本刊记者就心血管领域的诸多热门话题以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所在地——广东湛江地区的心血管学科发展问题,对他做了独家专访。

    加强对心律失常的
, http://www.100md.com
    防治研究势在必行

    据记者了解,心律失常为常见、多发病症之一,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可瞬间夺命,心脏性猝死80%为心律失常性猝死。

    谈及他前不久主编出版的《心律失常急诊处理》这一学术专著时,陈灿教授首先强调说:“就目前我国该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来看,加强对心律失常防、治研究势在必行;加强对心律失常急症的处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陈灿教授认为:“近半个世纪以来,有关心律失常发病机制、防治策略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这些成果应用到临床后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显著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尤其是心律失常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对心律失常患者救治的成功率,系心律失常诊疗学发展进程中的一座丰碑。研究者们创新了基础理论,发明了新的诊疗技术;实践者们创新了实践理论,探索出了新的诊疗策略,这将极大地造福于患者,应视为对人类健康保障所作出的新的、重要的贡献。”
, 百拇医药
    “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防治、对心律失常急症处理的系统认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十分重要。”陈灿教授继续说,“尽管目前已经有诸多相关文献、成果、指南呈现在世人面前,但对于心律失常急症处理的全面介绍、规范应用尚缺相关专著。这就是我们编纂《心律失常急诊处理》一书的初衷。”

    谈及这部专著的具体内容时,陈灿教授介绍说:“为了保证这部学术著作的高端性、指导性和学科价值,我们在立项后,邀请了国内在这一领域具有深厚学术底蕴和临床经验的专家,在积国内外这一领域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之大成的前提下,融合各专家自身的认识与体会,历时一年,编成此书。这部书从综合篇、诊断篇、药物治疗篇、导管消融篇、器械治疗篇、指南解读篇6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心律失常急诊领域的相关前沿信息,并提炼出结合中国实际的指导性意见,便于读者能从这一专著中获知临床所需,以利于广大同行了解临床实践所求。”

    回忆起编纂此书的过程,陈灿教授感慨地说:“在成书过程中,所有参编专家均为此书的问世付出了极大的辛劳。他们旁征博引、字斟句酌、精雕细刻,才使得这部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极富可读性;出版社的编辑人员精益求精、严谨编排、一丝不苟,也使该书极少疏漏、锦上添花,极富感染力。对此,我向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 百拇医药
    谈完这些,陈灿教授还谦逊地说:“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我们在编撰中力求精益求精,但由于所涉内容浩繁且多为新知,而且参编专家较多、综合背景不一,所以,很难在内容取舍和章节结构的严谨性上、在文字叙述和写作风格等方面做到和谐统一,这部书中也许会存在多方面的遗憾。借此机会,敬请读者不吝赐教,多予斧正。”

    尽管陈灿教授如此谦虚,但据记者了解,此书出版后,在心血管领域引起了广泛的瞩目,仅在“365心血管网”等专业医学网站上,记者就看到了很多心血管领域的同行们对此书的评赞以及索求电子版《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急求”之类的信息,足见此书影响之大。

    不可“无视”的“心悸”之症

    谈及他最近撰写的《心悸-患者管理的欧洲心律学会指南》一文时,陈灿教授说:“心悸,是一种短暂的症状。在现实中,心悸是患者向全科医生、心脏专家或者紧急医疗服务中心咨询的最为常见的症状。然而,很多时候,这种症状处理的效果不佳,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甚至有些令人沮丧。而且,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往往没有任何感觉与不适,所以,往往被患者本人所‘忽视’甚至是‘无视’。而心悸的诊断重点集中在寻找其病理基础,这导致在建立心悸的病因-效应关系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不确定性;而且,心悸会发生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条件下,医生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器械、实验室检查甚至专业性辅助检查去进行诊治。”
, 百拇医药
    “但是这些都是相对性的,”陈灿教授继续说,“例如:对于心悸合并晕厥患者来说,此类诊治手段是必要的,而其他的心悸患者就未必需要如此大费周折。通常来说,心悸患者就诊时,临床医生首先要评估心悸的病因是不是心律失常。而目前医生对心悸患者的处理主要是根据临床经验,缺乏具体的循证医学或者专家共识等指导治疗。”

    “鉴于上述因素,我专门撰成此文,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解读欧洲心率学会指南,并为优化心悸患者管理提供专家指导意见。”陈灿教授解释说。

    接着,陈灿教授强调:“在正常休息情况下,心脏活动一般是不被个人感知的。然而,在激烈的体力活动或情绪紧张过程中,短时间内人们可以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心跳,这些感觉被认为是心脏为了应付某些挑战或活动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率增快而出现的生理心悸。除此之外,其他心悸均被学界视为异常。”

    “在患者心悸发作时,体格检查往往不是最为常见的;然而,通过胸部听诊或者动脉搏动情况来确定患者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是非常重要的,也可通过按摩颈动脉窦观察迷走神经反射来鉴别诊断各种类型的心动过速。在这个重要阶段完成后,接下来的目标将通过血压、心脏衰竭的体征来评估对心脏节律紊乱的耐受性及是否存在结构心脏疾病来评估心血管状态;同时,在窦性心律或窦性心动过速情况下,必须评估是否具有潜在的全身性疾病引起心悸。”谈到关于心悸的诊断问题,陈灿教授说,“但当患者的心悸没有发作症状时,体格检查的目的是寻找出可以解释心悸发生可能的疾病如心脏瓣膜病变、高血压、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结构性心脏疾病的体征。当然,查找全身性疾病的体征也同等重要。”, 百拇医药
------
    凌寒 《中国当代医药》;

    【摘要】正2014年4月13日,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成立大会在羊城广州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陈灿教授当选为首届副主任委员。据记者了解,在陈灿教授当选此职的同一个月份,他主编的《心律失常急诊处理》一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月,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2014-心脏病学进展》一书中,还收录了陈灿教授撰写的《心悸-患者管理的欧洲心律学会指南》一文。这些在陈灿教授的职业生涯中看起来不太

    【关键词】 陈灿;专业医师;律学会;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心脏病学;粤西地区;患者管理;急诊处理;心电信息学;

    【分类号】R192

    2014年4月13日,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成立大会在羊城广州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陈灿教授当选为首届副主任委员。据记者了解,在陈灿教授当选此职的同一个月份,他主编的《心律失常急诊处理》一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凌寒)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