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7258
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期
     研究表明,病毒性肺炎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12],患儿外周血CD3+、CD4+细胞明显下降,而CD8+细胞反应增高[13]。IL-2主要由Th细胞受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产生,病毒感染使Th细胞功能受到抑制,因而IL-2水平下降。干扰素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启动免疫、调节免疫应答、活化巨噬细胞及提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等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能使患儿的CD3+、CD4+细胞上升,CD8+细胞下降,提高了IL-2水平,说明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恢复患儿的免疫功能,进而加快其康复,但与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比较,治疗后相关免疫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报道称,干扰素目前已被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其毒副作用却明显存在,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流感样症状、乏力、肌肉酸痛、胃肠功能失调等[1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3例出现食欲下降,2例恶心呕吐症状;对照组出现4例食欲下降,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干扰素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良好,且较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莫春萍.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分析[J].医药前沿,2014,4(14):287-288.

    [2] 张薇.喜炎平在病毒性肺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54.

    [3] 汪受传.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5):338-341.

    [4] 叶素芬,苏国法.利巴韦林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815-2816.

    [5] 王慕逖.儿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82-283.

    [6] 侯伟鹏,庞丹丹,王帅,等.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 20(13):67-68,70.

    [7] 王建明.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4):364-365.

    [8] 王希芹,刘其平,王希娥.干扰素、沐舒坦联合超声雾化吸人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121.

    [9] 程山兴.干扰素治疗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60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6):826-827.

    [10] 谢明红,范一斌.α-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3):348-349.

    [11] 汤彩娥.氨溴索不同用法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2):79-80,83.

    [12] 赵明奇,连广琬,朱冰,等.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病原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398-2400.

    [13] 黄治华,余贵周.干扰素和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4,19(1):46-48.

    [14] 杨丽萍,刘彦霞,杨艳辉.干扰素α1b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 33(11):1322-1324.

    [15] 朱顺强.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所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65,68.

    (收稿日期:2014-10-16 本文编辑:许俊琴) (刘鹏)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