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62575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指数在肝纤维化分级中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期
     1.2 方法

    血清AST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的自动生物化学仪检测,AST的正常上限(ULN)为42 U/L;PLT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的COULTER System计数仪检测,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APRI计算公式=[(AST/ULN)/(PLT×10-9)]×100。

    1.3 检测指标

    血清AST、PLT指标检测均在患者肝穿刺活检的前1周内完成并计算APRI,同时比较APRI与肝纤维化程度分级的关系,其中28例接受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患者分别在抗病毒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行肝穿刺活检。肝纤维化分级采用Ishak评分[7]:无肝纤维化为F0,轻度肝纤维化为F1~F2,中度肝纤维化为F3~F4,重度肝纤维化(肝硬化)为F5~F6。本研究采用Ishak评分,F3~F6定义为显著肝纤维化标准,同时对显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的APRI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预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曲线下面积>0.7表示有诊断价值。

    2 结果

    2.1 不同肝纤维化分级APRI的比较

    本研究中,无肝纤维化26例,APRI为0.098~0.895,平均0.371±0.095;轻度肝纤维化31例,APRI为0.293~1.564,平均0.766±0.126;中度肝纤维化50例,APRI为0.324~3.155,平均0.990±0.230;重度肝纤维化49例,APRI为0.486~10.071,平均1.291±0.651。APRI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70,P<0.01)。

    2.2 预测显著肝纤维化和重度肝纤维化APRI的ROC曲线比较

    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ROC曲线显示,无或轻度肝纤维化与显著肝纤维化比较,APRI的曲线下面积为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1);当APRI>1.5时,其特异度为98%,阳性预测值为97%,阴性预测值为45%。预测重度肝纤维化的ROC曲线显示,无或轻中度肝纤维化与重度肝纤维化比较,APRI的曲线下面积为0.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图2);当APRI>2.0时,其特异度为95%,阳性预测值为76%,阴性预测值为75%。

    2.3 抗病毒治疗前后APRI与肝纤维化程度变化间的相关性

    28例抗病毒治疗前的Ishak分期中位数为F4(F0~F6),治疗12个月后的中位数为F3(F0~F6)。治疗前APRI为0.528~18.076,平均1.292±0.993;治疗12个月后为0.116~1.468,平均0.437±0.10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目前肝活检仍是判断肝脏炎性反应或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但毕竟属于一种有创检查,如不规范操作可能会导致创伤性并发症,如疼痛、出血、气胸等[8-11]。此外,由于操作部位及所用方法的差异,再加上所得病理切片或抽出的碎小组织所导致的差异,导致临床与肝脏病变实际程度不相符,因此需要一种准确、便捷、适用、费用低廉且有利于动态观察CHB病情变化的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分级方法,但到目前为止,临床仍缺少一个既敏感又能准确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单项指标。Wai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APRI能显著预测肝纤维化分级及肝硬化。Shin等[12]选取264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 APRI预测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高达0.86,提示APRI检测更方便。在诊断肝纤维化方面,APRI作为一种无创性血清学检查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所关注[13-15]。

    本研究结果显示,APRI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P<0.01),提示APRI是CHB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一个影响因素,APRI预测CHB显著纤维化及重度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703。当APRI>1.5时,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阳性预测值约为97%;当APRI>2.0时,诊断重度肝纤维化的阳性预测值约为76%,提示绝大多数CHB肝硬化及几乎全部的显著肝纤维化可依靠APRI确诊。APRI指数在临床上应用方便,通过简单的实验室检测即可得出。该指数不仅可以降低CHB患者肝脏分期所对于活检的要求,而且还能准确地预测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及肝硬化程度。本研究中,28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后行肝活检及APRI检测,结果显示,治疗12个月后的Ishak分期中位数及APRI 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对于广大临床医师,特别是在一些检查设备相对薄弱地区或医院的医师,利用简便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所得的APRI,有可能成为预测CHB显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方法之一,这有利于对肝组织进行动态观察。

    [参考文献]

    [1] 黎美祥,谢冬英,邓洪,等.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HBsAg水平与HBV DNA水平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28):20-23.

    [2] 安纪红,倪文,乔杰.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及生存质量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1):30-32.

    [3] Shaheen AA,Myers RP.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 for the prediction of hepatitis C-related fibrosis: a systematic review[J].Hepatology,2007,46(3):912-921. (毕研梅)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