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626480
针对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期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查房时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化疗治疗的目的、意义、药物原理等,耐心询问并记录患者的饮食、休息状态,心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对其提出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②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生活背景等信息,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以此消除其焦虑情绪;每次护理操作前均要向患者说明操作的意义,并在其情绪平稳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以此强化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③及时向患者反馈治疗的进展情况,使其正确认识疾病,了解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有治愈的希望;营造积极、乐观的治疗氛围,从言行与感情上拉近与患者的距离;通过列举成功治愈者的案例,帮助其消除焦虑,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指导患者应用自身行为控制方法,例如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采取意向控制,沉思冥想,放松身心,以此消除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⑤家属的态度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护理人员应对家属进行指导,嘱其在陪护时,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指导家属对患者做好健康生活、正确用药、合理饮食、适宜运动等监督工作,营造愉悦的亲情氛围,并给予多方位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建立回归生活、社会的信念。

    1.3 观察方法

    通过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护理干预5、10、15 d时的心理变化情况,分值越高说明焦虑情况越重。同时,根据患者SAS评分情况将其护理效果划分为如下3个等级。显效:SAS分值降低>70%;有效:SAS分值降低在30%~70%;无效:SAS分值降低<30%。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入院时)后SAS评分的比较

    两组入院时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5、10、15 d时,两组的S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P<0.05);护理10、15 d时,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

    护理15 d时,研究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表2)。

    3 讨论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且有地域性差异,东部沿海与西北部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地区[3-4],这可能与不同地域的饮食结构、外界因素有关。化疗是胃癌晚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化疗治疗时不仅杀灭了肿瘤细胞,同时也将免疫细胞与正常细胞杀灭,易使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多数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加剧了其身心的痛苦,同时也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研究发现,精神障碍与身体疾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焦虑、抑郁等情绪是导致各类慢性恶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5-7]。胃癌患者若长期处理焦虑状态下,可使胃液分泌增多、血压上升,或出现术后切口愈合不佳等情况,对其疾病的转归极为不利,因此,针对其焦虑心理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8-11]。

    有学者对40例胃癌化疗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出院时焦虑症状明显改善,且SAS分值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2]。本院对52例胃癌化疗患者实施了针对性护理干预,收效确切,所得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甚至更佳。针对性护理10、15 d时,研究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5 d时,研究组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可见胃癌化疗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焦虑情况,保障治疗及护理的质量,以此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胃癌的发生率也在显著递增,临床应在不断完善治疗方案的同时,做好针对性护理工作,以此降低病死率,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任晖,李明子,丁玥,等.出院后健康指导对胃癌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125-126.

    [2] 韩咏梅,陈桂云,李艳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8):14-16.

    [3] 叶秋红.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8):2530.

    [4] 杨晓丽.循证护理模式对改善围手术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情绪状态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1):888-889.

    [5] 魏曾曾,王维利,洪静芳.治疗性沟通系统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对方式及心境状态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451-453.

    [6] 张智丽,蒋会勇,谢名双,等.健康教育路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20):25-27.

    [7] 徐飞华,魏宜胜,张畅,等.吸烟饮酒对胃癌患者肝转移及预后的影响与护理启示[J].护理学报,2013,20(15):34-36.

    [8] 叶爱香,张君华,卲于飞.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及睡眠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72-73.

    [9] 王国秀,徐晓霞,林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外科快速康复流程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12):99-101.

    [10] 杨慧英,臧莉.临床护理路径对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6):366.

    [11] 李惠玲,罗凝香,许红璐.胃癌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1, 10(5):25.

    [12] 宋海英,王庆华,刘骙骙,等.术前访视对老年胃癌患者心身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24):1054-1055.

    (收稿日期:2014-09-04 本文编辑:许俊琴) (朱秋梅 谭海云 唐美华)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