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625595
不同药物治疗中高频下降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3期
     本研究对选取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巴曲酶和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巴曲酶的效果与相关文献报道[11-12]相似,可显著地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黏度,进而减小血液运行的阻力,使血流速度加快,携氧能力增强,从而使耳神经氧供能力增强,末梢微循环畅通。除此之外,巴曲酶的不良反应较少,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巴曲酶较地塞米松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静脉使用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优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且使用地塞米松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巴曲酶,因此,在中高频突发性耳聋的治疗中,推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使用巴曲酶。

    [参考文献]

    [1] Suoqiang Z,Ning Y,Guiliang Z,et al.Effect of retreatment on the end-stage sudden deafness[J].Cell Biochem Biophys,2012,62(2):403-406.

    [2] 王丽,关淑芬,孙慧子,等.巴曲酶和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高龄患者突发性耳聋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103-2105.

    [3] Wen YH,Chen PR,Wu HP.Prognostic factors of profound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4,271(6):1423-1429.

    [4] 余力生,杨仕明.突发性聋诊疗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5):432-435.

    [5] 刘桂平.老年突发性耳聋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9):2853-2854.

    [6] 徐彧,王君影,李佩忠.东菱迪芙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治疗效果[J].山东医药,2011,51(36):103-104.

    [7] 方筱君,徐素贞.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11例的用药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5):459-460.

    [8] 许元腾,张榕,王英歌,等.巴曲酶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短期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9):3715-3716.

    [9] 潘芳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溶栓治疗突发性聋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40-41.

    [10] 李东波,孙丽萍,韩锦华.不同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3):49-50.

    [11] 杨为斌.对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血液流变学检测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460-461.

    [12] 刘慧茹,曹建国,徐永昌,等.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34-36.

    (收稿日期:2014-11-17 本文编辑:许俊琴) (周梓昭 余少华 秦春彦 李粤棠)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