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期
编号:12757886
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期
     以上困难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低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佳,2013年某中医院校总就业率为79.81%[11]。以全日制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为例,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研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中医课程,还要学习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西医课程。此外,对中西医间的联络学科还要很好地掌握,相较于临床医学系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的后果会导致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在西医课程上的学习存在不足;而相较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在中医课程上的学习亦存在不足,最终在择业的时候上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地,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同时,中西医结合实践场地的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培养人才模式和教育理念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12],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因此其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必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13]。

    2 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鉴于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教学瓶颈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