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11期
编号:12859278
我国药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及对策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1期
     药品经营管理在药品安全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药品的经营环节中,其管理重点在于不让劣质的药品流向市场,更不能让不合格的药品被使用,从而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目前,在我国药品经营中,医药企业是药品经营环节监管的重要对象,医药企业的经营条件与行为和药品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对医药公司的经营条件和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如今针对药品经营监管的主要通过GSP认证实现。GSP认证在整个药品流通过程中都能够应用,包括药品售后服务、采购、储存、验收以及销售等等[5-6],通过GSP的实施为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有效性提供可靠的保证。然而,目前我国对医药企业实行GSP认证的力度有所缺乏,主要表现为企业管理人员对GSP认证的知识缺乏了解,意识较低,有的药店通过执业药师的证件挂名来减少成本,实际上并没有聘用药师作为工作人员;其次表现为没有对药品的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全面的档案,甚至建立虚假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记录;第三表现为企业所制定的文件较为空洞,缺乏实际内容。

    2 我国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完善的药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与国外对比,我国药品监管部门成立时间比较晚,因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也相对有所落后。目前我国关于药品监管的法律仅仅在药品生产、经营和医院制剂的配制方面有所规定,然而却忽略了对药品使用方面的法律监管,对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有所缺陷,因此给用药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