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984803
脂肪肝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3期
     本研究中还发现,单纯乙肝组内能够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组其HBsAg含量随着HBV-DNA水平下降而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无应答组则其含量下降不明显,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这一结论提示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含量水平与HBV-DNA水平密切相关并呈同步下降,根据HBsAg含量变化情况可很好地预测患者将来是否可获得病毒学应答。这也与相关学者[14-15]提出的结论,即临床中慢性HBV感染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清HBsAg含量不同,临床中能够依据其不同的含量判断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情程度,而HBsAg含量与病毒载量具有相关性,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定量检测结果对患者将来是否可取得抗病毒成功有预测意义相吻合。但有趣的是,在乙肝合并脂肪肝组则结论恰恰相反,完全病毒学应答组HBsAg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虽有下降,但无论在治疗24周还是36周时与无应答组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论说明在乙肝合并脂肪肝时,HBsAg则不能作为预测患者将来抗病毒疗效的指标。这可能与肝脏发生脂肪变时影响了HBV在体内的生存环境,因而影响了HBsAg表达,故该类患者HBsAg测得的水平不能反映其体内真实HBsAg的水平有关[1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