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984333
移动信息服务对提高社区儿童糖耐量异常患儿治疗效果的作用(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3期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120例患儿均来源于我院下属7个社康中心所辖社区(总人口16万)的儿童糖耐量异常人群,纳入患儿均符合1999年WHO对糖耐量异常的诊断标准[2](静脉空腹血糖6.1~6.9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糖后2 h血糖≥7.8 mmol/L,但<11.1 mmol/L)且能配合计划疗程治疗者。排除患有心、肺、肾、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者。将入选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SPSS软件随机化分配,分组时保证各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等的均衡性及组间均衡性,并采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14岁,平均(8.73±0.28)岁。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5~14岁,平均(8.58±0.21)岁。两组患儿上述各项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进行规范饮食及运动的配合,其中,①规范饮食。a.根据平衡膳食原则制订食谱。每天的食谱应尽量包括4类基本食物:谷类、蔬果、肉及奶。多选择高纤维食物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