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3011011
阳性血培养瓶里“失踪”的肺炎链球菌(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3期
     简易流程见图1。

    第1天:标本采集与培养方法参照《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5]进行标本的正确采集并将其快速置于全自动血培养仪中进行连续振荡培养和监测,未见阳性报警。

    第2天:早上8:00上班时将阳性报警瓶(曲线典型)卸出,见瓶内上清呈轻微混浊,后无菌操作抽取培养液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35℃,5%CO2孵箱)、麦康凯平板(35℃孵箱),阳性瓶内容物涂片同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成对排列球菌(图2)。

    第3天:转种培养后的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均无菌生长;重新将报警阳性瓶内容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抗酸染色、瑞氏染色后均无菌,前1 d涂片看见的G-成双排列球菌却神秘“失踪”了,重抽取阳性报警瓶(瓶内上清变澄清)中原始培养物注入新的血培养瓶(传代培养瓶)上全自动血培养仪继续监测培养,再将原阳性报警瓶重新转种培养至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原阳性培养液瓶上清澄清,仅见管底留有少许米黄色沉淀。另取出肺炎链球菌抗原检测板,抽取阳性报警瓶中原始培养物2 ml,离心取上清,用配套的Binax棉签蘸取上清标本加入到试剂模孔内,往孔内滴入3滴试剂A,静止15 min后读取结果为阳性。“失踪”菌疑为肺炎链球菌因“自溶”而死亡消失概率大,遂立即将原阳性血培养瓶上送广州金域检验中心进行靶向DNA测序鉴定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