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063405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的应用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9期
     撤机后1周,治疗组未出现需二次机械通气患者;对照组二次机械通气例数3例,发生率为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两组气道出血发生率的比较

    撤机后治疗组发生气道出血2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发生气道出血23例,发生率为71.88%,治疗组患者气道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正常人的上呼吸道是人身体抵御感染的重要防线,上呼吸道的黏膜具有以下几种功能:①对吸入的空气加湿、加温,使吸入的气体温度和湿度更加适宜。②通过黏膜上的纤毛,滤过和清除吸入气體中的尘埃微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和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9]。呼吸道黏膜以上两种功能都会消耗水分,健康人每天从呼吸道丢失的水分为300~500 ml,建立人工气道后,每天丢失水分会增加1倍。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撤机后因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需要,每天丢失的水分也超过健康人所需,在ICU病房,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后最常应用的是双路吸氧治疗方案,但是此方案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①提供给患者的吸氧流量不足,双路方案能提供的最大吸氧流量≤20 L/min,与呼吸机所提供的引流量相差巨大,有部分患者会在撤机后的初始段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影响患者的撤机进程[10]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