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058545
中枢神经炎症反应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作用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1期
     有研究显示,全身麻醉药物与POCD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8],吸入全身麻醉药异氟烷可以改变海马的代谢水平,导致海马中天冬氨酸表达上调,引起海马的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导致术后认知水平的改变;另一研究显示,异氟烷引起POCD的同时伴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下降和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上升,而BDNF和NGF在中枢神经细胞的发生、发展和形態的保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9],BDNF的下降可能是异氟烷导致术后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但Zhang等[10]的研究却发现,在胫骨骨折小鼠的术后模型中,BDNF蛋白的表达出现了明显上升,而BDNF的mRNA水平并未出现明显变化,抑制BDNF的表达可以作为一种减少术后认知功能下降的有效手段,但是BDNF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Tang等[11]通过七氟烷和丙泊酚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发现,作为全身麻醉药物,七氟烷和丙泊酚均可以引起POCD,但是七氟烷麻醉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下降更加明显;七氟烷和丙泊酚都可以导致神经小胶质细胞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但是丙泊酚对脂多糖(LPS)引起的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然其具体作用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3手术与POCD

    既往研究显示,麻醉与POCD有一定关系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