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6期
编号:13107744
米非司酮在女性药物流产后的预防作用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6期
     [Key words]Mifepristone;Drug abortion;Complications;Urinary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流产可分为药物流产与负压吸引术两种,而早期多选择安全性较高、损伤较小的药物流产[1]。米非司酮是首选药物流产药物,具有流产成功率高且流产完全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米非司酮属新型抗孕激素药,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活性,可结合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较黄体酮高4~6倍。同时,米非司酮为合成前列素E1类药物,对子宫有一定收缩作用,可能导致流血事件延长,其月经恢复时间也较手术流产长。有研究显示[2],药物流产后妇科炎症、宫颈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女性。为提高药物流产安全性,本研究在药物流产后采取不同用药方案,观察对尿人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药物流产女性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年龄22~37岁,平均(30.1±6.2)岁;孕次0~7次,平均(2.5±0.6)次;妊娠时间24~63 d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