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103684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8期
     乳腺癌患病率较高,会给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1]。当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最终预后不良[2]。而且,对于大部分初诊时无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影响其预后的关键是淋巴结转移[3],而导致乳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较多,包括细胞黏附异常、上皮间质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异常表达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过程中,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与乳腺癌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4]。基于此,本研究深入探讨了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的人体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48例,包括乳腺良性病变26例(A组),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58例(B组),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64例(C组)。A组患者年龄30~72岁,平均(48.6±10.2)岁;其中乳腺增生性病变14例,纤维腺瘤12例。B组患者年龄32~78岁,平均(49.8±10.5)岁;浸润性导管癌48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