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7期
编号:13235983
3D打印辅助跗骨窦小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7期
     跟骨骨折多见于成年人,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个体从高处跌落或足、踝部受到挤压,传统跟骨骨折治疗为L型外侧切口入路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1]。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外侧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易出现皮瓣坏死、伤口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2]。目前术前对骨折的了解主要源于X线及CT检查,但是因个体跟骨骨折的特殊性,术前并不一定能制定出准确完整的治疗方案,常需术中探查后再明确方案。3D打印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本研究通过比较常规跟骨外侧“L”型延长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与3D打印辅助跗骨窦微创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论证三维数字化模型辅助跗骨窦小切口修复方案的优越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新塘医院收治的42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同意下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实验组男12例,女9例;年龄18~55岁,平均(38.6±1.5)岁;病程2 h~3 d,平均(10.9±2.5)h;发病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1例,Ⅲ型10例。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年龄16~52岁,平均(37.8±1.5)岁;病程2 h~3 d,平均(9.9±2.1)h;发病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1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