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6期
编号:13297772
心房颤动治疗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6期
     1.1.2口服抗凝药

    1.1.2.1维生素K拮抗剂 华法林是最早用于房颤的抗凝药物,是维生素K拮抗剂,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参与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的合成而达到抗凝的作用。华法林能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脑卒中的相对风险降低64%,使用华法林一级预防可降低脑卒中年发生率绝对风险2.7%,二级预防可使每年脑卒中的绝对风险降低8.4%[12]。华法林抗凝效果肯定,广泛用于高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并被唯一推荐用于瓣膜性房颤患者。然而华法林治疗有效窗口很窄,个体差异大,易受多种食物、药物等影响,治疗过程中需不断监测INR水平,并根据INR值调整用药剂量,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资料显示国内房颤患者华法林临床应用率不到20%[13]。

    1.1.2.2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 NOACs是一类针对特异性凝血因子的药物,可特异性阻断凝血链中某一关键环节,包括Ⅱa抑制剂和Ⅹa因子抑制剂,前者有达比加群,后者包括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研究显示这些NOACs其抗凝疗效不劣于甚或优于华法林,同时能显著降低出血风险[14-16]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