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25期
编号:13277509
温敏脂质体作为肿瘤靶向递药载体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5期
     国内外研究者曾尝试利用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代替合成磷脂,制备具有温敏性的类脂泡囊,以降低成本、增加其实用性。Hossann等[11]合成了一种新型且具有隐形修饰功能的温敏材料DPPGOG,实验结果证明,该类脂小囊具有良好的温敏性,但生物相容性欠佳且不具备生物可降解性。

    3温敏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普通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如薄膜法、逆相蒸发法等均适用于温敏脂质体的制备,但应同时注意不同制备方法可能影响脂质体的粒径、温敏性及包封率等[12]。脂质体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外观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与载药量、体外释药、体内药物动力学和体内分布,药效学试验等[13]。目前多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外观形态进行表征。粒径及其分布对评价脂质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采用激光纳米粒度仪进行测定。Zeta电位可以预测脂质体的稳定性,常用测定方法为电泳法和Zetamaster仪器法。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常采用离心法、葡聚糖凝胶柱法和超滤法等[14]。

    温敏脂质体的温敏性如何评价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或热敏释放百分率等方法进行评价[15]。DSC法即通过分析各样品的DSC曲线分析温敏脂质体被加热时相转变的情况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