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29473
抗骨质疏松药物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期
     2.4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股骨颈、Ward三角、股骨大粗隆各部位骨密度的比较

    实验组术后6个月股骨颈、Ward三角、股骨大粗隆各部位骨密度均高于术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4]。老年人群因其独特的骨骼结构而成为该病症的多发群体。股骨粗隆位置血液丰富,骨折后愈合一般良好,但老年患者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使得预后欠佳[5-6]。大量临床研究指出,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群术后愈合时间延长、内固定效果不佳以及并发症增多的主要因素,而且再发对策骨折的风险也更高[7-9]。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治疗术后辅助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是十分有必要的[10-14]。

    鲑鱼降钙素具有强效骨吸收抑制作用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