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344121
穴位敷贴联合银甲丸、抗生素口服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4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1期
     3讨论

    盆腔炎(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病原体感染导致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的总称,现代医学认为,其是由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多种炎性反应性细胞和hs-CRP、PCT、IL-2、IL-10等多种炎性因子共同参与的结果[5]。既往PID被分为急性和慢性,而慢性盆腔炎目前被称之为SPID,主要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导致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盆腹腔膜发生组织破坏、广泛粘连、增生及瘢痕形成。有研究显示,SPID病理变化为免疫病理损伤,且可引起炎症因子释放[6],除此之外,该疾病的发生还与患者免疫能力下降有关,免疫力下降后防御功能受损,患者体内被致病菌侵入,进而造成疾病的发生[7]。其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或坠胀、腰骶酸痛、带下量多、月经失调、异位妊娠及不孕。西药的治疗以缓解疼痛,解除粘连状态为目的,主要采取广谱抗生素或使用致病菌敏感药治疗为主。然而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造成细菌耐药,且由于长期炎症刺激致使造成组织年龄使药物不易渗透,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8]。有学者[9]认为发展为SPID时致病菌多已不复存在,只是遗留下局部的炎症后遗症,如充血、水肿、粘连、增生等病理改变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