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8期
编号:13420821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8期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干预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28~63岁,平均(44.18±6.23)岁;肱骨骨折23例,股骨骨折16例,胫腓骨骨折10例;闭合性骨折19例,开放性30例;车祸导致24例,坠落14例,其他11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30~65岁,平均(44.31±6.54)岁;肱骨骨折25例,股骨骨折15例,胫腓骨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7例,开放性32例;车祸导致26例,坠落13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上报相关部门备案,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纳入标准:①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者;②采用骨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者;③患者意识清楚,无认知功能障碍;④患者依从性好。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骨骼愈合功能障碍者;③先天畸形者;④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⑤合并精神异常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术前指导、术后病情检测、手术部位换药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護理:护理人员以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述康复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配合度。②健康教育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讲解,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③患肢管理:术后患者卧床,患肢抬高约25~30 cm,术后24 h内,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予相应的处理措施;护理人员用75%的乙醇对患肢针眼处进行消毒,若出现感染情况,应及时予患者抗感染治疗;若患者难以忍受疼痛,则予患者止痛治疗;指导患者正确咳嗽,以免肺部感染;对患肢进行按摩,增加血供;指导家属辅助患者翻身,注意正确体位,防止压疮。密切观测患者病情。④康复训练护理:早期指导患者做肌肉收缩运动,增强断端血供;中期增加关节活动度;后期增加负重训练。⑤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症状,制定合理饮食计划,保证患者营养均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预后优良率:参照坎贝尔手术学评价骨折预后情况,优秀: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患肢缩短≤1 cm;良好:关节活动度受限<50%,1 cm, 百拇医药(刘雪梅)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