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0期
编号:13418961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在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0期
     El-Boghdadly等[10]的研究显示,胸腰筋膜在腰方肌前路阻滞中起主要作用。胸腰筋膜是局部麻醉药向头尾扩散的潜在平面,有3层,前层位于腰方肌前面,与腰大肌筋膜连续,也是QLB3的注药位置。卢泱等[11]采用QLB3,冷温法测试腹部和背部各区域的阻滞情况,得出腰方肌前路阻滞对阻滞侧前腹壁中下部区域有效,包含脐以下、耻骨联合以上,故腹股沟疝手术可采用QLB3。Ueshima等[12]采用QLB3在下肢手术中也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同时,超声引导下QLB3不需要进行特定的神经或神经丛辨认,只需要把局部麻醉药注射在腰方肌肌膜前,待其扩散沿途分布的神经,即可产生阻滞作用,操作简单。本研究中,均采用QLB3,均未出现麻醉相关意外。腰麻直接将局部麻醉药作用于裸露的脊神经前根及后根,部分作用于脊髓表面而产生麻醉作用。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术后早期疼痛较为常见[13]。目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为腰麻。

    目前尚无大量研究比较QLB与SA对比用于腹股沟斜疝手术的研究,本实验意在对比QLB与SA在术中麻醉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术后麻醉持续时间、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泌尿系统)的差异。理论上分析,腰麻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使阻滞神经支配区域的小动脉扩张而致外周血管阻力降低;静脉扩张使静脉系统容量增加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