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1期
编号:13417768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1期
     [摘要]目的 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1日~2017年5月31日的2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管理;选取我院2017年6月1日~2018年8月26日的2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工作能力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工作质量评分、工作能力评分、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科护士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改善护士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急诊科护士;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c)-018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in nurse managem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28 nurses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11, 2016 to May 31,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who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Altogether 28 nurses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1, 2017 to August 26,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o were given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The scores of work ability and mental st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work quality score, work ability scor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score in th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score in the nur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for nurse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can enhance their quality of work and improve their mental state,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erarchical nursing management; Nurses from emergency department; Application effect

    急诊科是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科室,是负责抢救危急重症患者的场所[1]。在急诊科室中,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病情进展较快,这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有较大的挑战。在急诊科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由于护士的学历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工作态度不同,导致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抢救时容易出现多种医疗纠纷和突发性事件,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抢救效果,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医院要加强对急诊科护士的管理工作,以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升急诊科的抢救效率。本研究主要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1日~2017年5月31日的2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7年6月1日~2018年8月26日的28名急诊科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名,女26名;年龄18~40岁;平均(32.46±3.27)岁;学历:大专8名,本科20名。观察组中,男2名,女26名;年龄19~41岁,平均(33.31±3.30)岁;学历:大专7名,本科21名。两组护士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护士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和同意。排除标准:中断本次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管理,制订急诊科工作规章制度,要求每位护士均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定期对护士的工作进行检查。

    观察组护士接受层级护理管理,具体如下。①层级设置:将急诊科的所有护士进行分组,分为5个不同层级,分别为助理护士、初级护士、中级护士、高级护士、专科护士。助理护士需要掌握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流程,协助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与病床单元管理,对需要留观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初级护士要完成所管区域患者的输液工作,并需要参加危急重症患者的分诊工作和抢救护理;中级护士主要负责危急重症患者的分诊护理、抢救护理和输液患者的疑难穿刺;高级护士主要负责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应用;专科护士主要负责专业发展能力和新技术的指导。根据护士的层级设置、管理能力、交流能力、学历和工作能力等,将所有护士进行分组,由专科护士担任组长。所有护士严格遵守和落实8 h工作制和24 h负责制,将护士进行合理配置,并确保护士相对稳定,使层级护理管理得以有效实施。②各层级工作制度标准的制订: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时,应制订急诊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将急诊科常规仪器的使用、保养标准等宣传资料进行公开张贴,以使所有护士均能掌握仪器的使用规范;制订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保证科室的各项工作均具有规范性。③对护士的培训:对急诊科所有护士进行工作培训,高级护士对中级护士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急诊科室的优质护理、专业发展的动态等知识,并结合临床中的疑难案例进行讲解和总结,向所有护士讲解疾病所涉及的新知识、新进展;中級护士对初级护士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专科以及鉴别诊断的内容;初级护师对助理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④岗位负责制和分工:根据患者的病情,将其分为1、2、3、4级,并根据患者的分级情况对患者实施区域划分处理,危急重症为1、2级患者,其需要进入红区抢救室;急重症为3级患者,需要进入黄区抢救室;普通急症患者为4级,需要进入绿区诊室。红区患者的急救协调、气道管理等工作由高级护士负责,黄区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由高级护士和中级护士进行负责,绿区患者的巡视和病情评估工作由初级护士和助理护士负责。, 百拇医药(林玉芸 杨友漫 郑凯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