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30期
编号:13444242
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超声诊断肝脏病灶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0期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80例肝脏病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0~78岁,平均(48.28±3.37)岁;最大肿瘤直径0.50~12.80 cm,平均(7.44±2.88)cm;病灶深度2.32~11.88 cm,平均(5.30±0.88)cm。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检查内容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20~78岁患者;②符合肝脏病变的诊断标准[6],且均经病理学组织学确诊为肝脏病病变患者;③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不配合治疗者;②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智力障碍者。

    1.3方法

    术前均给予所有患者超声弹性成像与二维超声检查,由来自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公司的海斯凯尔fibro touch-b型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设置探头为EUP C 532,控制频率在4~8 MHz。首先实施二维超声检查,需要观察病灶的形态、数目及大小情况,并对病灶是否发生钙化、周边声晕及性质等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在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中观察患者病灶周边及内部组织的血流情况,将仪器调整为弹性成像模式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