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32期
编号:13440479
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药物治疗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32期
     1 EPS类型及治疗现状

    1.1类帕金森综合征和肌张力障碍

    类帕金森综合征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有肌肉痉挛、静止性震颤、僵硬脸、运动缓慢以及强直等,国外研究者Savica等[5]在《發病率和药物诱发帕金森病的时间趋势》一文中提到了其发生率为12%~44%,这些症状在EPS中十分常见。肌张力障碍常发生于抗精神病药加量或是换药的过程中,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颈部歪斜、颈部后倾、舌头凸起以及下颌微张等。常见的药物治疗为胆碱能拮抗剂,其中包括盐酸苯海索和东莨菪碱。这类型药物特别是对于急性肌张力障碍、类帕金森综合征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但是对静坐不能的治疗效果却不佳,极易导致TD。同时长时间超剂量的使用还会引发很多毒副反应,如对外周胆碱能神经系统过度拮抗,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视力下降、便秘、口干舌燥以及尿潴留等毒副反应。年纪较大的患者长时间使用胆碱能拮抗剂能够降低其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患者还会感到躯体不适,预后也较差。

    1.2静坐不能

    静坐不能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症状,主观性症状有无法安静地坐着、情绪激越、焦虑不安、烦躁易怒、自杀倾向以及暴力倾向等症状;客观性症状主要有在站立时做踏步运动或在静坐的时候改变身体的位置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6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