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5
编号:13506558
三针法联合新创打结方式在中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普外科行中低位直肠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2(61.76%),女26例(38.24%);年龄43~70岁,平均(55.70±7.60)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23.9 kg/m2;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8 cm。按照打结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实施。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诊断标准[8]:②年龄≤70岁;③确诊为直肠癌,行中低位直肠癌切除术预防性双腔回肠造口术后3~6个月还纳的患者;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单腔回肠造口;②合并糖尿病、肥胖患者;③后期需放療治疗患者。

    1.2方法

    1.2.1观察组采用三针法联合新创缝合打结方式 腹腔镜下直肠切除及吻合完毕后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