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2
编号:13483834
大健康时代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2
     2.2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高质量临床护理人才的关键。目前国内各高校的MNS课程设置主要包括4部分:①公共基础课(政治理论、专业外语等);②专业基础课(循证护理学、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③专业课(高级护理实践,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社区护理前沿等);④学术活动(讲座、学术会议等)[6]。课程结构相对单调,课程内容比较乏味,缺乏时代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7]。

    公共课程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占比较大,设计未考虑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际运用状况,因此,建议合理配置思想政治与专业课的教学时间,以达到课程效率最优化。英语课程大多是医学英语,所学内容与临床医学硕士相似,但未体现护理学科特色,因此,在此基础上应有针对性的增加护理英语内容的学习。专业课设置方面,有的学校虽然设有医学统计学、护理科研设计等课程,但教学内容仍然偏重于临床医学专业,没有凸显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普及护理科研相关的专业性课程,具体内容可参考国内研究者提出的“平台+板块+模块”的课程设置方案,充分体现护理核心能力的要求[8]。此外,我国MNS课程缺乏专科实践,存在与岗位需求脱节的现象。课程设置需以社会需求为前提,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研究方向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以全局性健康理念为主线,充分反映护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