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3
编号:13479611
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3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Prognosis;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Life quality; Cerebral ischemia; Mental health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卒中,病因多且复杂,常见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运动量少、不良饮食习惯、过度的精神压力、高脂血症、基础心脏病、酗酒[1-2],然而大部分危险因素均具有可控性特点。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实质上指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出现的局部脑组织缺血后坏死过程,脑组织对缺血缺氧敏感性高,如脑组织缺血时间达到4~6 min,即可能产生不可逆的损伤[3]。脑梗死疾病以老年人高发,男性稍多,发病前患者可无特殊前驱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昏、肢体麻木、无力等先兆表现,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且程度轻微,易被患者忽略,多突然发病,发病后数小时或1~2 d内达到高峰,根据患者脑组织缺血区域、程度与邻近受累脑组织功能情况表现不同[4-5]。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