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病毒性肝炎
编号:13480573
超声检查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3
     [摘要]目的 探討超声检查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穿刺活检结果分为5期:无肝纤维化到肝硬化(S0~S4)。活检组织依据炎症分为4级(G1~G4)。比较超声指标(门静脉最大流速、胆囊壁厚度、脾脏长径、门静脉主干内径)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整个超声定性指标架构中,肝实质光点分布与形态异常、肝表面回声等指标均与炎症分级、肝纤维化分期存在紧密关联。但针对这些定性指标,其在诊断判断具体患者方面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于各肝纤维化程度中,脾门静脉内径、脾脏长径方面有着较大差异(P<0.05)。脾脏长径界限值为12.1 cm,对早期肝硬化进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75.2%、60.0%;将脾静脉内径8 mm当作界限值,对早期肝硬化进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分别为78.0%、60.0%;门静脉主干内径为12 mm时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3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