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6
编号:13837527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6
     [Key words] Laparoscopy; High ligation of hernial sac; Children;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先天性鞘突未闭,在腹内压突然升高时由疝囊突出[1],临床上可出现长期阵发性咳嗽、排尿困难、腹部包块、便秘甚至肠梗阻等。本病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基本确诊且无法自愈,故应早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2]。针对6个月以上患儿,本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3],常规的开放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进而影响手术效果[4]。腹腔镜下微创手术已成为目前普外科治疗的热点并得到广泛应用,其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应用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预后[5]。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常见的儿科外科疾病,临床上多建议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6],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其能够有效避免术中损伤输精管(子宫圆韧带)、术后阴囊水肿等[7]。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4例;年龄8~36个月,平均(21.3±2.1)个月;入组时平均体重(11.8±1.5)kg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