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17
编号:13835971
急性脑梗死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17
     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到来,脑卒中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1]。缺血性脑梗死是脑卒中最常见的亚型,其致命性并发症是出血转化,是指在急性梗死灶或周边相关血管分布区域里发生的出血[2]。随着静脉内溶栓、血管内治疗(局部溶栓、取栓、吸栓、支架等)的广泛应用和医学影像的飞速发展,出血轉化的发生率逐渐升高[3]。出血转化一旦发生将导致严重的不良预后,也让患者在治疗的选择上陷入矛盾(是否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4]。因此,找到出血转化的预测指标、探索出预防出血转化发生的新策略变得刻不容缓。清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多功能蛋白质,在脑梗死疾病后保护和治疗作用逐渐得到认识,临床研究发现,低白蛋白血症是脑卒中发生和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5];并且也有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对脑梗死患者外源性补充清蛋白可以改善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和降低死亡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6]。这可能因为清蛋白有抗氧化、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调节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7-9]。而清蛋白的这些作用也正是脑梗死出血转化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保护因素,因此清蛋白水平是否与出血转化的发生存在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