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23
编号:13817165
介入治疗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3
     2.3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发凉缓解时间、静息痛缓解时间、间歇性跛行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4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2.5两组患者后遗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后遗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3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机体粥样动脉硬化的肢体表现之一,属于血管性疾病,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会造成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最终造成肢体慢性缺血,而影响到患者的预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发凉、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和运动量减少,使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增加的态势[7-8],严重危及公众的身心健康。

    经流行病学调查,诸多研究发现[9-10],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狀态均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应当予以重视。因而认为,及时发现导致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加以控制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