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23
编号:13817222
连续贯穿缝合法和鼻腔填塞在鼻中隔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3
     1.2方法

    手术医师通过鼻内镜和鼻窦CT明确患者鼻中隔与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并确定手术的具体部位。在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位,由同一位医师行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

    对照组患者缝合切口后用高分子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术后48 h内拔除填塞物;观察组患者采用4-0可吸收缝线圆针缝合,缝合前确认无活动性出血,缝合时方向自后向前,具体方法:第一针在同侧中鼻甲前上方刺入,随后穿至对侧鼻中隔;第二针从穿出位置垂直往下约1 cm处刺入再穿至对侧;第三针从距离穿出位置的前上方2 cm处刺入并穿至对侧,如上所述,连续行“Z”型缝合,将前端缝线打结并固定在鼻前庭处。

    两组患者术后均抗感染、止血等常规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采用Lund-Mackay评分评估鼻内镜、鼻窦CT情况,对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蝶窦、额窦、窦口鼻道复合体进行评分,总分为4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6]。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不适感,总分10分,轻度:0~3分;中度:4~7分;重度:8~10分[7]。③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患者的鼻腔水肿、鼻腔血肿、鼻腔粘连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