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027
编号:13806645
梅克尔憩室伴消化道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2027
     2讨论

    2.1 MD的发病机制

    在胚胎早期,中肠通过卵黄管和卵黄囊连接,当肠道旋转返回腹腔后,卵黄管萎缩成一条纤维素,可完全退化不留痕迹,但如退化不完全,可遗留不同类型的憩室;MD实际上代表未闭塞的或部分闭塞的卵黄管,在婴儿发育过程中卵黄管连脐的一端闭合,而小肠段的卵黄管仍与肠腔相通时,便形成了MD。MD的形态及发生特点可归纳为“二原则”[3],即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2%,其长度约2英寸,主要发生在距回盲瓣2英尺以上的回肠,且常常在2岁前发病。

    2.2 MD的病理特征

    MD为真性憩室,与小肠肠壁具有相同的组织结构。MD的黏膜大部分是回肠型,但有症状的患者50%以上存在异位组织黏膜,研究发现[4],MD内常常存在异位组织,以胃黏膜组织和胰腺组织最为常见[5],其他少见及罕见的是空肠黏膜、十二指肠黏膜、结肠黏膜、子宫内膜等,异位组织可单独或混合存在;有壁细胞的胃黏膜組织是导致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2.3 MD的临床表现

    MD往往无明显症状,多在影像学检查、腹部手术或出现并发症时发现;有临床症状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成人很少有症状,基本见于个案报道;MD的临床表现主要依赖于并发症的种类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