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1
编号:13764778
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25日 杨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对小儿细菌性腹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这两年时间里,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疑似患有小儿细菌性腹泻的患儿病例若干例,对其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学方法的相关检验。根据结果对该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小儿细菌性腹泻在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常见,且在夏季和秋季的发病者较多,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克雷伯菌是该病的三种主要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敏感性正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对临床对该病进行更好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该病的病原菌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应引起医学界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小儿细菌性腹泻;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引起小儿出现腹泻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其病原菌也有很多[1]。由于该类患者的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不能对食物的质和量明显变化进行很好的适应,很容易导致其消化功能出现紊乱的现象;再加之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抵御功能不是很好,减弱了其对入侵病原的拮抗能力,从而导致肠道感染病症的发生;有研究显示,采用人工喂养,会使肠道感染的感染率大大增加[2]。根据发病原因的不同,通常将腹泻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3],其中前者较为多见,在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常见,且在夏季和秋季的发病者较多。虽然目前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是婴幼儿出现死亡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够导致该病发病的病原菌很多且分布广泛,细菌、真菌、病毒甚至寄生虫都可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可将病原体带入消化道,被污染的日常用品、手、玩具等都可以作为该病致病菌的传播途径。为了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对小儿细菌性腹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