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8
编号:13760708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中影响细菌培养结果的因素与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8
     【关键词】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细菌培养结果

    正确的标本采集和运送对于保证细菌培养的质量和临床对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治疗至关重要。目前标本采集是临床实验室诊断质量保证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较多影响细菌培养结果的因素,为此笔者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1影响细菌培养结果的因素

    11血标本未进行两次采血法采血临床医生对二次采血重要性认识不够,未充分认识每例患者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l 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的重要性,且认为二次采血需二次收费,患者费用增加,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因此血培养的阳性率低。

    12采集中段尿标本是由患者自己或家属协助完成,正确的采集方法应做到女患者采样前先用肥皂水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患者须翻转包皮冲洗然后要采集中段尿,如医务人员未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方法,患者或家属就忽略了采集前外阴部清洁的步骤,采集到的标本就有可能被污染。特别是门诊患者的中段尿标本,因为没有方便患者清洁外阴的场所,患者都是没有经过清洁外阴而直接采集尿标本,因此标本污染的机会更大。
, 百拇医药
    13采集咳痰标本前部分临床护士未向患者说明详细的采集方法,有的患者在咳痰前未先用清水反复漱口、有的患者不会用力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而是将口水吐出,培养出的大多是口腔正常菌群。

    14医务人员不掌握采集标本的正确方法,采集伤口、烧伤创面标本时,未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洗病灶表面而直接用棉拭子取病灶表面的脓液和分泌物,对痰量极少者不懂用45 ℃的10%氯化钠溶液雾化吸入导痰,从而影响标本的送检率和细菌的检出阳性率。

    15医务人员不掌握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采血的最佳时机应于高热、寒战初期尽快采血[1],高热时或高热后血液中可能已没有细菌,但临床医生和护士时常不注意到这点,标本未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对已经使用了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未注意在下次用药前采集而随意在某一时间采集。

    16部分科室从检验科领回无菌标本管后保管不善与其他有菌物品混放在护士办公室的抽屉里,无菌标本管有可能受到环境细菌污染。
, 百拇医药
    17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

    2对策

    21制定各种标本的采集和运送规范,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清楚各种标本的最佳采集时机和如何选择正确的采集方法和运送要求,要求医务人员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标本的质量。

    2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医德教育,使他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增加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培养医务人员的慎独精神,确保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的落实。

    23医务人员要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沟通能力,由患者自己或家属协助完成采集的标本,医务人员要做好患者和家属的知识宣教工作,采集标本前医务人员要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她们掌握正确的采集方法。门诊患者采集中段尿时,开单医生应当向患者说明方法,如是女患者先嘱其用湿巾抹冼外阴部及尿道口然后再采样,如是男患者先嘱其用湿巾抹冼包皮及尿道口然后再采样,从而保证标本的质量。
, http://www.100md.com
    24加强对细菌标本采集和运送工作的质量监控,将细菌标本采集和运送纳入工作质量考评项目当中,护士长每周检查,职能科每月检查,检查结果与个人劳务费挂钩,从而增强规范细菌标本采集和运送的积极性。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质量,会严重影响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对致病菌的分离培养的阳性率和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控,也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而且对预测或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杜绝感染蔓延、研究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环节、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医务人员应重视细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确保标本的质量,提高培养阳性率。

    参考文献

    [1]李春芳.浅谈血标本采集在血培养中的重要性.哈尔滨医药,2008,28(6):38

    【收稿日期】2011-08-18, http://www.100md.com(吴宜膺 吕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