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28
编号:13760675
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8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久病可致多系统损害,重症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其它代谢紊乱。

    糖尿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临床又将原发性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在我国2型病例占90%以上。由于糖尿病的病程长,康复期也比较长,故康复期护理显得更为重要,其目的是让患者逐步锻炼成不依赖护士或家属的独立生活者[1]。

    1康复指导

    11要求患者及家属弄清什么是糖尿病,患了本病应注意哪些方面,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认识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且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
, 百拇医药
    12了解饮食治疗,在控制病情和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和要求,尽量减少外出饮食或宴会,外出用餐时尽量按平时定量进食。

    13了解体育锻炼在治疗中的意义,掌握体育锻炼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14教会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并掌握计算单位、注射部位、注射时间及注射后观察,知道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15了解糖尿病治疗的控制要求,定期随访。

    16教育患者认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指导建立合理且相对固定的生活制度和饮食习惯,不随意减少或停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剂量。

    17教会患者自测尿糖或血糖。

    18教育患者知道低血糖的诱因和临床表现,掌握预防自救方法。
, 百拇医药
    19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内裤,特别是做好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做好口腔卫生,鞋袜平整宽松,有表皮破损时及时处理,预防感染。

    2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苦恼来自几个方面:(1)慢性并发症造成的器质性损害,尤其是心、脑、肾、眼病带来的精神负担,以及神经病变造成的痛苦。(2)饮食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活的乐趣,增加烦恼,有时还影响社交。(3)因胰岛素治疗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许多经济负担。针对患者心理,实行因势利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举例说明糖尿病通过口服降糖药和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胰岛功能会逐渐恢复,病情会得到控制[2]。

    3饮食护理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治疗是治疗本病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不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或是否用药,都必须终生首先坚持饮食治疗,以减轻胰岛负担,利于控制病情[3,4]。
, http://www.100md.com
    31热量计算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年龄、职业和劳动强度可计算患者应从食物中得到的总热量。成人休息时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给予热量105~125 kJ(25~30 kcal),轻体力劳动125~146 kJ(30~35 kcal),重体力劳动167 kJ(40 kcal)以上。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酌情增加,以利生长发育和增加体重,肥胖者酌情减少,以利减肥。

    32饮食成份分配要合理饮食中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为每公斤理想体重08~12 g、06~1 g计算,其余为碳水化合物。按上述计算,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2%~15%,脂肪占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乙醇对肝脏和胰腺有损害,热量比较高,故患者尽量不饮酒。

    33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按1/5、2/5、2/5或各1/3、1/3、1/3。三餐的饮食内容搭配要均匀,每餐都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且要固定,这样有利缓解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释放,也可将总热量分做4~6餐,使每餐的热量明显减少,降低血糖峰值,若患者定量进食后仍感饥饿,可用叶绿蔬菜冲饥。
, 百拇医药
    34饮食的种类(1)主食提倡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2)每日摄取的蛋白质中动物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3,以保证必须氨基酸的供给。(3)食用含不饱合脂肪酸的植物油,肥胖者予低脂饮食(<40 g/d),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虾、蛋黄等。(4)饮食中应增加纤维素含量,不少于40 g/d,以延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还可防止便秘。(5)血糖控制较好者,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适量进水果。

    4运动疗法的护理

    根据年龄、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指导患者秩序渐进和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可促进组织利用葡萄糖,使血糖降低,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措施。

    41锻炼方式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游泳及家务劳动等需氧运动。

    4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要遵循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出现呼吸费力、胸闷、头晕、面色苍白等要立即停止运动。
, 百拇医药
    43运动时间和频率每次运动不少于20~30 min,可逐渐延长,但以不超过1 h为宜,运动频率每周至少3次以上。

    5口服降糖药物的护理

    定时定量进餐,按时按量服药。磺脲类药物应在餐前30 min服,如服药后进食量不足或进食时间延长可致低血糖不能在睡前服,以免发生低血糖,药物剂量不可随意增减,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监测血糖、尿糖。

    6胰岛素治疗的护理

    61适应证(1)1型糖尿病。(2)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患者。(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4)合并重症感染、急性疾病或消耗性疾病的糖尿病患者[5]。

    62针剂类型及作用按作用快慢和作用维持时间的长短,分为速效(普通)、中效和长效三类。
, http://www.100md.com
    63用法用量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使用,长期应用者可用中长效胰岛素。

    64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1)熟悉剂型和每毫升所含单位量。(2)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以皮肤松驰处为宜,一般在上臂三角肌处、臀部、大腿内外侧及脐周,因注射部位易出现红肿、硬结和脂肪萎缩,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原则上两周内不要在同一点上注射2次。(3)注射时间:普通(短效胰岛素)在餐前15~20 min内皮下注射,中效或长效在餐前1 h注射,混合胰岛素在餐前30 min注射,应用混合胰岛素时应摇匀药液,先抽短效后抽长效。(4)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教育人学会预防处理胰岛素不良反应:①低血糖,可因胰岛素过量、摄食减少、运动过量而引起,开始表现为头昏、流涎、饥饿,继而可出现心慌、心悸、出汗、焦虑,甚至抽搐、昏迷,一旦发生应及时测血糖,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含糖饮料等)或静脉注射50%的葡萄糖20~30 ml。②胰岛素过敏,要观察局部有无搔痒和荨麻疹,一旦发生立即去医院按医嘱更换制剂种型,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及脱敏治疗。③脂肪营养不良,多部位皮肤轮流注射可有效防止注射局部皮肤,脂肪营养不良。
, http://www.100md.com
    7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护理,一旦发生需立即送医院救治。

    8自我监测的护理

    可教会患者使用血糖仪,测试晨间空服、三餐前和三餐后2 h血糖、尿糖,以协助药物和饮食的调节。

    9讨论

    由于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必须终身治疗,在我国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趋向年轻化,糖尿病的药物比较昂贵,这已引起了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故2011年新农合按政策规定,将糖尿病纳入慢性病管理,发给慢性病报销证,以提高门诊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给予心理支持,这将会对糖尿病的康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8.

    [2]王菊仙.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干预.中国医学创新,2010,7(4):82-83.

    [3]李凤民.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09-110.

    [4]王凤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5):122-122.

    [5]郑忠良,高雪玲.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71-172.

    【收稿日期】2011-08-05, http://www.100md.com(钏助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