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4
编号:13758966
530例B超检查宫内节育器结果分析及应用价值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苏小晴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了解宫内节育器异位与年龄的相关因素,探索B超检查了解宫内节育器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计划生育指导站进行健康体检的530例妇女,回顾分析所有妇女宫内节育器情况,对照分析超声检查诊断和随访证实情况及绝经期妇女和育龄期妇女B超检查节育器异常情况。结果进行B超检查的530例妇女中,节育器位置正常者占892%,节育器变形者占38%,节育器嵌顿者占28%,节育器下移者占42%。以随访证实为诊断金标准,B超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47%,二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3例绝经期妇女,节育器异常发生率为230%;317例育龄期妇女,节育器异常发生率为25%,对比显示,绝经期妇女节育器变形、嵌顿及异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育龄期妇女(P<005)。结论绝经期妇女节育环异常发生率高于育龄期,超声检查能较为准确的诊断宫内节育环异常情况,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B超检查;宫内节育器;应用价值

    大量研究表明,采用宫内节育器( 也称节育环)避孕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失败率仅为20%左右。同时还有简便、可逆及经济等优点。目前我国约有1亿女性在使用节育器避孕,在所有避孕方法中所占比例约为40%。但临床中发现,使用节育器避孕时,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节育器变形、异位等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1],甚至给机体带来不良影响[2,3]。了解宫内节育器异位的相关因素,探索简便、易行、及时准确了解宫内节育器的方法成为临床医技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现将笔者研究的B超检查宫内节育器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计划生育指导站进行健康体检的530例妇女,其中育龄期妇女317例,年龄24~37岁,中位年龄31岁,带器时间平均(25±12)年;绝经期妇女213例,年龄44~57岁,中位年龄46岁,带器时间平均为(95±32)年。

    12方法对超声检查发现宫内节育器异常的妇女进行建档,依据建档序号随访所有妇女宫内节育器异常的临床确诊情况。随访方式:通过回顾分析住院病历了解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病房处理者;通过电话调查进行了解外院处理者。

    121超声检查超声采用飞利浦D210型线阵式实时B超扫描仪,探头频率35 MHz,嘱患者膀胱适度充盈后取仰卧位于检查床上,在腹部进行纵、横、斜切面检查,重点观察子宫与节育器的相关情况,必要时对探头适度实压或让患者采取抱膝仰卧等,以尽力清楚显示子宫内膜线、子宫各面和宫旁组织,疑有节育器异位者,测量其于宫底或宫颈内口距离,并打印图片进行记录和保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