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3180307
规律性尿激酶肝素混合封管液在血透长期留置导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5日 陈益 丁晓仙 郁丽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关键词】 尿激酶; 肝素; 封管液; 血液透析; 永久留置导管

    中图分类号 R318.1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1-0141-02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保持血透通路的通畅是保证血透患者安全、有效进行血透的重要前提之一。对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如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和患者的营养不良、血管中层钙化等情况,致使其不能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实施中心静脉插管成为患者进行透析的通路选择。但长期留置导管的并发症也较多,导管功能不良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其主要表现是在导管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血流不畅,需要调整体位,反接透析管路,甚至溶栓治疗等干预措施[1]。

    NKF-DOQI指南认为,导管功能不正常是指最低血液流量达不到250~300 ml/min,进而不能达到充分透析的体外循环血流量。我国最低血流量标准为200~250 ml/min,透析彻底时要达到400~450 ml/min[2]。造成导管功能异常的原因是导管使用时间过长、内部形成血栓或纤维蛋白鞘。因此,导管要想延长使用时间,必须要对其进行较好的护理,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十分重要。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1月起采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规律性封管,延长了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血流量,提高了透析效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血透中心经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血透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女27例,年龄25~87岁,中位年龄65.5岁,导管留置时间均超过3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7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