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15
编号:13751192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3例诊治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15
     【关键词】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漏; 诊治

    中图分类号 R575.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5-0092-01

    笔者所在医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卫生院,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显著提高,饮食习惯改变,胆道结石发生率升高,又因彩色超声、MRI等设备的使用,胆道结石的检出率提高。笔者所在医院自2000年9月-2011年10月行开腹胆囊切除术298例,术后发生胆漏3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9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298例,其中有3例发生术后胆漏,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36.3岁,均为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术中均放置腹引流管。

    1.2 胆漏的临床表现

    3例患者术后均有右上腹部持续疼痛,右侧肝下引流管均有引流液,并由淡红色渐成为草绿色,每日50~400 ml不等,均无黄疸,无明显全腹腹膜炎表现,无畏寒发热,其中手术探查1例(每24小时胆汁漏出约400 ml)术中为胆囊管残端脱落而致胆漏,予以缝扎并腹腔引流。保守治疗2例,每24小时胆汁漏出量约50~100 ml,胆漏2周左右时明显减少,约3周停止,拔除腹腔引流管。

    1.3 胆漏的原因

    因地处基层医院,本组除1例以手术探查发现为胆囊管残端结扎线脱落致胆漏外,其余2例均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具体什么类型胆汁漏无从得知。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给再次开腹探查,行胆囊管残端缝扎1例治愈,其余2例经行引流对证支持等保守治疗后治愈,未发生死亡等严重后果。

    3 讨论

    胆漏是胆囊切除术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报道,开腹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发生率近1%,胆囊切除术后引流出少量胆汁样液体是术后常见的现象,但需严密观察引流量、性状改变、持续时间及腹部体征,如胆汁漏出量多、持续时间长及腹部疼痛、腹胀、腹膜刺激征存在并逐渐加重,则需处理,处理方法包括:(1)保证腹腔引流通畅,有效引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2)适时手术探查处理,作好再次手术的准备;(3)在基层医院鉴于条件有限,发现问题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能麻痹大意,要及时转送有条件医院处理,让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以保证患者尽早康复[1]。

    根据本组病例分析,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发生原因为:(1)胆囊管处理不当,常因胆管壁增厚增粗,术中结扎不牢固致滑脱或缝扎松隙而致胆漏;(2)胆总管损伤,可因局部组织水肿,粘连而解割不清楚,术者过于自信误判而致误伤;(3)肝总管损伤,可因过度牵拉胆囊致撕裂伤或误将右肝管当作胆囊管而误断;(4)解剖变异,如迷走胆管及副肝管切断后未作结扎处理[2]。胆漏的基本诊疗原则是充分确切的引流,包括充分引流漏出胆汁的腹腔引流及内引流,在原发病得到控制、胆道远端无梗阻的情况下,经过术后细致的非手术治疗,部分病例漏管口闭合而治愈,胆漏后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高流量胆漏、漏口远端的胆道梗阻非手术治疗不能解除时,需再次手术探查处理,但手术时间选择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第一次手术后早期由于腹腔粘连局部炎症等因素,手术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而再次手术的创伤、分离等操作可能延缓组织的愈合,对胆漏的治疗除严格掌握再次手术指征外,在没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情况下,应避免早期再次手术[3-4]。

    对胆漏的预防体会如下:(1)主观上重视每一例手术,对胆道的局部解剖有足够的认识,注意胆道的先天解剖变异和病理变异,对未辩明的管带样结构不可贸然切断,要在充分暴露术野后,耐心解剖,理清关系再作处置;(2)重视胆囊管的处理,胆囊管残端的处理技术操作上不困难,往往因为处理不当而致胆漏,对残端应作常规的双重结扎或缝扎;(3)对胆囊三角区炎症,粘连、致增厚变形,可造成对局部解剖结构的辩认困难,可作顺逆结合切除胆囊,以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4)对急性胆囊炎应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以尽快、尽早为宜;(5)术中应严密观察手术创面有无异常出血及渗出,除手术野用生理盐水冲洗观察外,可用一洁净白纱垫于创面约10 min后取出,观察是否有黄染及血染,以便判断有无胆漏出血;(6)放宽肝下间隙放置引流管的指征,放置引流管便于术后观察,了解有无胆漏的发生。

    总之,基层医院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漏临床上少见,但仍偶有发生,要高度重视每例手术的具体操作,不可盲目自信和麻痹大意,发现胆漏要仔细认真分析,视具体情况采取对策,也能取得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宝化,张永杰,张柏和,等.术后胆漏的综合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2):106-107.

    [2] 席广君,阎峻,击海荣,等.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治疗(附28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3):125-127.

    [3] 黄志强.黄志强胆道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194.

    [4] 伍学明,吴建忠,丹达,等.民族地区胆囊切除术后胆漏35例诊治体会[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5):452-453.

    (收稿日期:2012-03-02) (编辑:陈春梅), 百拇医药(和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