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5
编号:13746126
老年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5
     【关键词】 透析; 心理特点;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5-0103-01

    终末期肾病是一种严重而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方法主要为肾移植、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三种。由于受肾源的限制,目前国内外仍以透析治疗为主[1]。在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许多老年患者都需要家人的陪伴,还要忍受旅途的劳累,加上一些并发症的折磨,就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够按医嘱规律透析,能够听从护士的饮食指导,最大限度的存活下去,至关重要。笔者对在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透析的46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透析的老年患者共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60~90岁。大多数为糖尿病、慢性肾炎所致,少数由多囊肾、药物所致。其中1例患者透析后发生猝死,另1例在家发生并发症未及时送往医院导致死亡,其余均规律透析,状态良好。
, 百拇医药
    2 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2.1 环境陌生,心理紧张

    患者在初期治疗期间,每次透析要往返于病房和透析室之间,由于身体的虚弱要推病床或是坐轮椅,进入透析室又和家人暂时分离,看着自己的血液在体外循环,患者很容易产生一种惶恐不安的心理,开始胡思乱想自己的病情,甚至不配合治疗。

    护理对策:对初次进入透析室的老年患者,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亲切的称呼“大爷”“大娘”,用患者听的懂的语言介绍透析室的环境,讲解限制陪护的目的、透析的目的,只要配合治疗病情会很快好转的,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需求,并给以帮助,消除其紧张不安的心情,下机后护送患者出透析室。

    2.2 盲目乐观,拒绝治疗

    患者从起病初期开始规律透析一段时间后,身体状况渐趋于平稳,自身也感觉无太大不适。便会认为自己已经痊愈了,不再需要每周规律的透析了,便强烈要求终止透析,藐视医嘱。
, 百拇医药
    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提前杜绝患者这一想法,适时的给予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特点,肾功能的丧失需要人工肾来替代它的一部分功能,终止透析只会导致病情再次恶化,但只要规律透析,生活质量和正常的老年人不会有什么区别的[2]。同时介绍一些病友给他,用一些实际的例子告知他不透析的严重后果。

    2.3 自怨自艾,易寻短见

    患者透析的持久性,需要花费大笔的经济费用,再加上患者本身的自理能力缺陷,每次透析都需要家属的陪伴。这些都使患者觉得自己是家庭的累赘,是自己拖累了家人,因不愿给子女增加负担,而选择走向极端。

    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此期的患者,心理更加脆弱,需呵护倍加。家人的不良情绪会让患者误认为是自己得病的原因。在家不要把他(她)看成一个什么都不能干的人,可以让他(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照看孩子、做饭、做家务等,让其感受自己在家中的价值,激起对生命的热爱[3]。
, 百拇医药
    2.4 不平衡心理,乱发脾气

    长期的透析治疗,反复的内瘘穿刺或者长期导管的不顺畅,加上一些透析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等[4],常常令患者痛苦不堪,心理产生不平衡感。来到医院便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护士无微不至的照顾,护士的行为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时便会大发雷霆,指责护士。

    护理对策:护理人员应充分地理解和尊重患者,耐心、细致地去护理他们。用自己的宽容之心来接纳患者,感化患者,同时提高自己穿刺技巧,减少患者的疼痛。鼓励患者坚持每周3次的透析治疗,做好饮食控制,减少并发症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让患者觉得护士是他的贴心朋友。

    3 小结

    老年透析患者心理较脆弱,各种消极的心理都直接影响着透析治疗的效果,只要护士临床中善于观察,及时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的不良情绪带来的负面作用,对患者的长期存活有着深远的意义。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汪涛,王海燕.我国腹膜透析发展中的问题及前景[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1):757-759.

    [2]肖静.人性化护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5(5):105-106.

    [3]陶秀波.整体护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5(1):112-113.

    [4]彭靖,刘致中,孙桂霞.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6,7(1):39.

    (收稿日期:2012-06-07) (编辑:陈春梅), http://www.100md.com(李高利 张娜 郭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