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27
编号:13745625
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7
     【摘要】目的:回顾总结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院内感染状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NE试剂条将细菌鉴定到种,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302株菌的标本临床分布以呼吸道标本为最多,占41.7%,其次为尿液和分泌物;感染主要病区为呼吸内科和肾内科。302株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敏感率最高,分别为86.4%和72.2%,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分别为64.9%、60.9%。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49.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PAE)院内感染状况极其严重,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临床应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应参考药敏结果选择联合用药,扩大抗菌谱,减少不良反应,抵抗耐药性。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药敏;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378.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7—0144—02
, http://www.100md.com
    铜绿假单胞菌(PAE)是一种氧化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连续三年居笔者所在医院病房病原菌疾病分离率第一位。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E)院内感染的耐药情况,回顾总结笔者所在医院三年来分离的302株铜绿假单胞菌(PAE)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医生规范治疗铜绿假单胞菌( PAE)提供药敏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9—2011年病房临床标本(包括呼吸道标本、尿、分泌物、血)中分离的302株铜绿假单胞菌(PAE)。

    1.2 接种

    呼吸道标本、血培养阳性标本三区划线分别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及巧克力培养皿中;尿液及分泌物标本三区划线分别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培养基中。置CO2孵箱35 ℃下孵育18~24 h。培养基购自郑州安图绿科生物有限公司。
, http://www.100md.com
    1.3 分离

    分离氧化酶阳性的非发酵G—杆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NE试剂条将细菌鉴定到种。

    1.4 药敏试验与质控

    采用K—B纸片扩散法。药敏纸片购自天坛生物及英国Oxoid公司,药敏方法及药敏折点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M100—CLSI。

    1.5 标准菌株

    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

    2 结果

    2.1 病原菌检出情况

    2009—2011年临床送检的1216份标本中,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302株,阳性率24.8%。其临床标本分布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病区分布

    30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内科137株,肾内科102株,心内科31株,普外32株。见表2。

    2.3 铜绿假单胞菌(PAE )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02株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他啶敏感率最高,分别为86.4%和72.2%,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分别为64.9%、60.9%。见表3。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连续三年高居笔者所在医院院内感染G—杆菌之首。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在重症监护室的插管患者中尤为严重,死亡率在40%~50%,还导致院内泌尿道感染、伤口感染和菌血症。由表1显示,笔者所在医院检出此菌的标本来源以呼吸道标本标本为最多,占41.7%,其次为尿液和分泌物。由表2显示,呼吸内科和肾内科是PAE感染的主要病区,此两病区为笔者所在医院老年患者、肾病患者所在病区,其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长期使用大量广谱抗菌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甚至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治疗,使铜绿假单胞菌定位转移至其他部位定植,所以极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致PAE检出率高。
, 百拇医药
    从表3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0%,由此可见这些抗菌药物的长期大量使用,导致了铜绿假单胞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另外,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作为临床该菌感染经验用药治疗的合理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他啶是经典的抗PAE药物,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亚胺培南对产β—内酰胺酶的PAE抗菌活性很强,但它是一种很强的β—内酰胺酶的诱导剂,在治疗中与三代头孢菌素合用,易诱导细菌产生诱导酶[6],使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性在不断的上升,给临床治疗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总之,铜绿假单胞菌(PAE)院内感染状况极其严重,甚至出现“泛耐药”菌株。临床应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同时参考药敏结果选择联合用药,扩大抗菌谱,减少不良反应,抵抗耐药性。

    参考文献

    [1]P.R.默里,E.J.巴伦.临床微生物学手册[M].第7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737—748.
, 百拇医药
    [2] Cappelletty D M,Rybak M J.Comparison of methodologies for synergism testing of drug combinations against resistant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6,40(3):677.

    [3]于亮,王梅,袁军,等.2001—2006年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3):437—439.

    [4]张春平,喻华,刘华,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动态变迁[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8,18(1):121—123.

    [5]许宏涛,陈东科,俞云松,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0—22.

    [5] Wenich C,Parschalk B,Hasenhundl M.Effect of cefodizime and ceftriaxone on phagocytic fu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infection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5,39(3):672.

    [6]吴蓉,府伟灵.重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97—99.

    (收稿日期:2012—06—08) (编辑:何玉勤), 百拇医药(曾品玲 璞憬先 尚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