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发热
编号:13741400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6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后患者发热的原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尿路结石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病例分为术后发热33例和术后未发热47例。结果:发热与不发热患者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发热原因与术前尿道感染、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长等因素有关。结论:肾镜取石术后发热要多留心注意采取恰当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 肾镜取石; 发热原因; 预防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 R25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6-0132-02

    肾结石顾名思义,指的便是肾脏里长了“石头”,这个病症困扰了不少患者,发作起来疼痛难忍。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肾结石的主要方法。手术后发热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1年10月80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探讨,并对其中33例发热患者的临床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发热原因进行探讨,研究其发热原因,并对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有80例肾结石患者,男45例,女35例。年龄22~80岁,平均51岁。职业、学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肾结石患者均通过肾盂造影,彩超和CT确诊为肾结石,所有患者无其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一般情况下姿势都采用俯卧位,患者的头和脚相对于腹部都处于较低位置。在患者腹部(靠近肾区域)下垫一枕头。采用X线透视定位在11肋进行穿刺,穿刺抽出针芯有尿液流出表明穿刺成功。穿刺后,用针鞘将斑马导丝引入,贴着穿刺针进入皮下和肌膜,将穿刺针鞘退出。顺着斑马导丝,运用筋膜扩张器带鞘扩入,将鞘留在建立的通道内便于观察。视野不清晰可以运用灌注泵对通道进行冲洗,让视野保持清晰。运用气压弹道系统击碎结石,或者用钳取出结石。手术中应尽量探查仔细,以求将肾结石取净,取出肾结石后。手术后3~4周B超复查,以了解手术是否成功。如果肾结石不能一次性清除,可以进行二期取石。时间间隔至少1周。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前感染、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情况,并对发热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分析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通过一期或二期手术取石,效果基本上已经达到预期目标。72例患者结石已经清除干净,有8例通体外碎石法和自行排石的方式均可以清除干净,2个月后8例患者已经排出之前残余的结石。

    在80例患者中,术后发热33例,术后未发热47例。其中发热患者中出血引起的发热10例,手术时间长引起的术后发热11例,术前正常无发热症状,术前患者尿中白细胞水平升高,术后引起发热12例。未发热患者中出血2例,手术时间长3例,术前正常无发热症状,术前患者尿中白细胞水平升高5例。发热与不发热者上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发热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比较发热与未发热并发症特征,发现发热中存在术前感染、出血和手术时间较长特征,与未发热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推测术前感染、出血、手术时间过长是导致发热的常见诱因[1]。发热患者中出血引起的发热10例,手术时间长引起的术后发热11例,术前正常无发热症状,术前患者尿中白细胞水平升高,手术后引起发热12例,其中4例术后采用抗感染药物治疗痊愈。5例发生休克,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痊愈。一些做过经皮肾镜手术后的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需要及时抢救,感染原因有可能和尿路感染,手术时间花费过长。还有3例为肾功能不全,注意保持引流顺畅,再加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已经痊愈。

    3.2 发热的预防措施

    对于术前检验尿化验得到白细胞升高患者,均采用尿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对患者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好尿路感染后再采取经皮肾镜取石手术。在手术前和手术中对患者采取预防措施,也可以防止发热的发生。对于手术前排尿正常的患者,在手术前半个小时给予预防性的抗生素(广谱),对于手术时间超过3 h的,在手术中可加用广谱抗生素。患者应多继续休息,当患者的肠道恢复排气功能后可以多饮水,粗粮食物和水果,使得大便通畅。患者排便时候应提醒其避免用力排便。对于使用肾造瘘管患者,应防止用力拉拽,防止管子脱落。还有要减少弯腰动作,防止血尿发生和支架管的移动。在术中,发热也与医疗工作者的手术熟练程度、手术的时间和护理经验积累有着密切关系。丰富的护理经验和恰当的护理方法还有心理健康辅导,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一定得作用[2]。不但保证了肾结石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保证了患者健康的恢复,促进患者手术后的康复。
, 百拇医药
    总之,对于肾结石手术发热的患者应采取预防与治疗并重的政策。对于手术前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应对尿液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待感染治疗后,检验尿液正常无感染迹象再进行手术。对于在肾结石手术中发现肾积脓病症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手术,装肾造瘘管做引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治愈感染后可进行二期取石[3]。在肾结石手术后拔管前,对患者尿液进行化验,如果尿道感染了继续进行抗感染的治疗,避免患者产生术后发热。拔管后肠道排气都正常的可以通过多喝水来增加排尿,不要憋尿等措施防止尿液的返流。如果排尿不同,对于输尿管的堵塞检查可以采用可行B超检查,观察是否有仍然有残余的结石存在,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措施。发热是经皮肾镜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防止病情恶化发展,进而导致一些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宋涛,刘屹立,王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热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处理对策[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8(5):393-394.

    [2]严雪珍,杨海超.微创经皮肾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186-187.

    [3]蓝志相,梁建波,王晓平,等.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4(6):761-764., http://www.100md.com(李志明 彭文 王新辉)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