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1期
编号:13173555
探讨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分析诊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5日 朱芳明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导致念珠菌性食管炎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合理诊治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124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将其平均分组后分别应用氟康唑治疗方案与制霉素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与最佳治疗方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制霉素的治疗组2周治疗费用明显少于采用氟康唑的对照组(P<0.05)。结论:念珠菌性食管炎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采用制霉素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是比较安全高效且经济实惠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念珠菌; 念珠菌性食管炎; 制霉素; 氟康唑

    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0016-02

    念珠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菌种,多在人体的消化道中出现,最高的消化道带菌率能够达到50.00%,是导致消化道病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属于比较普遍的条件致病菌[1]。念珠菌性食管炎属于深部真菌感染,由于人们长时间、经常性地使用抑酸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等药物,或是患者持续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或是营养不良、其他慢性病及身体虚弱等,导致人体的抵抗能力逐渐被削弱,引起患者呼吸道或消化道正常菌群失去平衡;天然黏膜屏障与炎性反应机制受到损坏等问题,促使病菌感染率不断攀升,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要注重对念珠菌性食管炎的诊断与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接收的124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其中,男64例,女60例。年龄35~82岁,平均54.3岁,通过应用内镜活体检查或是刷检涂片的方式,临床观察到体内念珠菌菌丝或孢子,确诊为念珠菌性食管炎。将12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用药前主要临床表现:22例患者感到咽部有异物感或恶心;40例患者感觉胸骨后部有灼烧疼痛感;5例患者出现腹部疼痛的现象;8例患者出现吞咽不便或是吞咽疼痛感现象;2例患者出现黑便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