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3166831
护理质量控制中参与式分层管理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林少珍 叶秀云 文美珠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分析参与式分层管理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突显其管理优势。方法:2011年笔者所在科室采用参与式分层管理的模式,按照各负责项目的不同将全科护理人员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分别负责各项目的质量控制,对参与式分层管理实施以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探讨评估。结果:从护理文件书写、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专科护理、服务质量等六个方面来评估护理质量,2011年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2010年参与式分层管理未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质量的临床控制管理中应用参与式分层管理模式,能有效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护士的科研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护理; 管理模式; 质量控制; 参与式分层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1-0070-02

    护理质量控制指的是遵循护理质量在形成中的规律,对护理质量各个构成要素予以组织、协调,进行有计划地控制,以确保护理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规定标准,满足或者是超越服务对象预期需要的活动[1]。护理质量是衡量一所医院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对医院的社会形象、医疗技术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产生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竞争日益激烈,对于如何提升护理质量,把握护理质量控制的重点,提高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中心任务,亦是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2]。在以往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参与者主要是在领导层中,护士一般均是处于被管理的角色,这种管理模式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因此,笔者所在医院为改进临床护理质量,2011年开始试行参与式分层管理的模式,让每一位基层临床护士均可参与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护士总共有21人,其中1名护士长,年龄20~45岁,平均(31.6±2.7)岁;学历为本科者5人,其余16人为大专;主管护士1人,护士14人,护师6人。

    1.2 方法

    1.2.1 人员分组安排 不将护士长进行分组,其他护理人员划分为八个小组,且每个质控小组选出1名经验丰富的组长,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监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