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9
编号:13724127
米非司酮周期治疗法与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5日 陈静 曾彩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和孕激素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围绝经功血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周期疗法,对照组37例患者给予炔诺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月经和用药之后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经期(4.36±1.14)d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停药后月经恢复正常率(70.27%)高于对照组,复发率(2.7%)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周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止血效果良好,能够有效调整患者的月经周期,疗效优于孕激素,且服药方便,副反应小,建议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 孕激素

    中图分类号 R711.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030-02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病之一,该病发病原因为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致使患者异常子宫出血。临床中应采取最优化方法治疗,避免患者出现多次刮宫现象和降低患者良性疾病的手术率[1]。本文选取37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周期治疗,同时选取37例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对比研究两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资料,年龄43~59岁,平均(49.3±3.5)岁,病程1个月~2.5年。患者入院经体检、B超等检查,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均无内外科疾病史、无药物禁忌证等。74例患者在临床上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等异常表现。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分为两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