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33
编号:13710594
心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疗效影响的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1月25日 朱启文 张敏
第1页

    参见附件。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正畸治疗。干预组采用常规正畸治疗,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个体心理干预。医生与患者及其家长的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明确患者及其家长的治疗动机和预期,开展正畸认知宣教,让他们对正畸诊疗产生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同时让其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做到知情同意,并向他们反复强调患者及其家长的充分配合是正畸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治疗过程中如患者遇到疼痛、影响平时学习和生活、口腔正常功能和容貌、遭受同伴嘲笑等挫折而灰心气馁时,可通过记存模型及成功实例,多对他们实施暗示疗法和鼓励疗法。给予他们坚持完成治疗的信念。

    1.3 评价指标

    观察记录各组患者依从状况,如按时复诊情况、口腔卫生维护状况、积极配合人数、矫治器损坏情况、疗程≤18个月的人数、放弃治疗的人数,保持器戴用情况以及疗效、满意度等。随访观察3个月~2年。

    1.4 疗效评价标准

    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标准,本组参照美国的正畸ABO的客观评级系统[1],并结合临床经验从正畸牙的排列、边缘嵴高度、颊舌向倾斜度、牙合关系、牙合接触、覆盖、邻牙接触关系、根平行度等八个方面进行判断。有效:患者正畸后牙列排列平行,边缘嵴高度和颊舌向倾斜度合适,牙合关系和牙合接触面正常,患牙无疼痛、咀嚼功能无明显异常,咬合关系正常;无效:患者正畸后牙列排列不平行,边缘嵴高度和颊舌向倾斜度不合适,牙合关系和牙合接触面功能障碍,患牙出现疼痛、咀嚼功能和咬合关系异常。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 软件分析数据,组间率的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干预组取得满意疗效,患者按时复诊情况、口腔卫生状况、积极配合治疗情况、放弃治疗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矫治完成后随访观察6个月~2年后发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