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10期
编号:13118196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ICU治疗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密切观察血气生化电解质指标,为及时、准确判断患者病情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通气时,将PaCO2的值控制在3~5 kPa[8]。由于呼吸性碱中毒,可导致颅内血管收缩,降低血管的血容量,所以对于降低脑肿胀及颅内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撤离呼吸机时,不能急于操作,应在患者血气回归正常水平后方可撤离,在拔管后,做ABG以建立新的基线值,并判断通气及氧合是否充足。

    3.2 循环支持

    重度颅脑损伤常见的合并创伤为失血性休克或创伤性休克,重症脑疝晚期患者,由于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血压下降,在抢救过程中,维持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抢救是否成功,主要是对患者病情的认识与把握,可为实施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9]。所以,在治疗中必须对血流动力学持续监测血气分析,并根据监测参数,合理调整输液数量和速度,在监测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甲床颜色、出血部位及血压情况。在分析血气时同步进行心电图监测,方能提高抢救的针对性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869 字符